专利权具有专有性、独占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专利权人是以“公开”来换取“独占”权,而地域性和时间性又限制了专利权人的“独占”权,那么如何获得最大限度的专利“独占”权,就需要在专利布局上下点功夫了。
常见的专利布局模式有绊马索式布局、广撒网式布局、万里长城式布局、收费站式布局、口袋式布局以及农村包围城市式布局。这六种布局模式,每种均有自己被运用的前提和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认为哪种模式更好。而且,由于每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管理和经营状况,并不一定只适合采用某一种布局模式,也可能适用几种模式共同使用的混合形态,实务中,企业应综合分析各技术领域的现实情况和具体形势,并结合专利申请策略来选择最恰当的布局模式。综合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策划专利布局方案一般包含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找出关键技术部位
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发明目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对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深层剖析,挑选出相关专利,做成专利摘要表,然后依据各相关专利之发明点与技术效果,制成鸟瞰图或矩阵图等图表。在此基础上,找出拟研发课题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部位之所在。企业进行任何投入都会从成本与收益上进行权衡,铺天盖地般的地毯式布局对许多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首先找出关键技术部位对专利布局策划十分重要。
第二步, 找出关键弹着区
在找出关键技术部位后,就需要根据拟定研发课题最关键与最核心的技术部位找出专利弹着区。建立在关键弹着区基础上的专利布局,有利于集中火力打在关键技术部位上,获得核心专利,甚至形成基础专利或路障型专利。弹着区的多项关联专利之组合,容易形成牢不可破的专利网,以此为基础也容易形成各种专利布局。
例如,日本企业通过专利垄断光学变焦镜头市场已长达数十年,它们彼此进行交叉许可,从而让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毫无插足之地,其策略就是找到光学仪器最核心的弹着区,在最核心的技术部位建立稠密的专利网,使得竞争者只好知难而退。然而,最早取得光学变焦镜头专利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后来德国和法国的企业也涉足过该领域,但他们却没有像日本人那样采用集中火力的专利布局策略,从而也就没能获得全面垄断的地位。
第三步,草拟布局方案
在找出关键弹着区后,接下来就要依据企业研发能力和企业经营策略与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专利布局模式,并草拟初步布局方案。草拟布局方案前,必须首先衡量企业的研发能力。我国企业多数属于技术追随型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上往往不能与国外竞争者分庭抗礼,因此,在找到关键弹着区后,还必须根据企业研发能力,评估是否有机会在关键弹着区有所作为。如不然,则应当寻找其他关键且企业有能力作为的次弹着区,以迂回战术,取得与强大竞争者对话与抗衡的机会。
例如,在手机产品上,通信协议标准和芯片等核心技术可能被国外企业所拥有,但手机的外观设计却是既较为关键又是很多企业有能力研发的,可以将其作为次弹着区,抢攻这方面的专利,从而进行专利布局。
第四步, 确定布局方案
获得草拟布局方案后,应在分析规避可能性的基础上,对草拟的布局方案进行细致分析和修改调整,从而确定最终的布局方案。竞争者为绕开专利,常常会想尽办法进行规避设计,因此在有能力获得核心技术专利的前提下进行专利布局时,必须尽量找出可能被规避设计的缺口,找出封堵各缺口的办法和方案,由此封堵住竞争者进行规避设计的后路,消除后顾之忧。
当然,封堵规避设计之后路,不一定都要采用申请专利的方式,若某种规避设计方案没有任何商业利用的价值,竞争者也不会采用,就没有必要耗财耗力地申请专利。
高质量的专利资产应当是经过布局的专利组合,应当是围绕某一特定技术形成彼此联系、相互配套的技术经过申请获得授权的专利集合;高质量的专利资产应当在技术布局、时间布局、地域布局等多个维度有所体现,是一个立体的专利保护网络。所以高质量的专利组合资产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每项专利的作用,打破单个专利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产生“1+1> 2”的效果,使专利权人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专利的独占权。所以专利布局就是通过专利的技术布局、时间布局、地域布局等多重布局,形成一系列彼此联系、相互配套的专利集合,构筑一张专利的立体保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