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长、海外市场的迅速扩张,中国企业之间、中国企业合海外企业之间的全球化竞争愈发激烈。中国企业想要在现代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着眼中国专利的同时更要做好海外专利的战略布局。
海外专利布局有专利申请和收购两条可选的路径。其中专利收购以其周期短、专利质量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或机构技术的特征成为海外专利布局的蹊径。美国就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重点国家和市场之一。那么,在美国专利布局的路径选择是申请OR收购?先来看一案例。
案例:友达光电(简称AUO)是全球领先的TFT-LCD面板制造业者之一。作为台湾新兴高科技企业代表,友达光电在专利布局上未雨绸缪。
友达光电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并获选为美国2013/2014年Ocean Tomo 300®专利指数成份股之一。认真开展专利申请工作的同时,友达光电还积极进行专利收购,从IBM、Fujitsu和Toshiba等企业收购多件高价值专利。
例如以下两起专利侵权纠纷案:
1.LG Display侵权诉AUO案:2006年LG Display起诉AUO专利侵权,AUO利用自家和IBM的专利进行反诉。2010年法庭裁定AUO不侵权,LG Display侵权,赔偿数百万美元。
2.Samsung诉AUO案:2011年Samsung起诉AUO及其下游厂商专利侵权。AUO利用自家和Toshiba的专利对Samsung进行反诉。2012年双方和解,达成交叉授权。
可见,在纷繁的专利战争中,友达光电凭借其收购的专利,多次在诉讼中成功反诉,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市场份额。
相对于申请,专利收购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时间周期短:可满足企业应急性需求;
2.专利质量高:可最大化专利使用价值;
3.技术属性多元化:可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或机构的技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另一方面,专利收购也具有平均交易价格高、操作流程相对不固定、主动权更多掌握在专利出售方手中的特征。
以下表格就是对比了下专利申请与收购的特征:
所以说,专利申请与收购各具优劣,适用于企业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在美国专利布局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对比申请和收购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最经济有效的美国专利布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