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电商狂欢蓄势待发。
十一月份以来,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可以看到电商卖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图片、视频、直播等各种方式多管齐下。由此可以看出电商卖家对于产品宣传的重视程度。
小阳老师的购物车囤货早就在10月份就开始了,现在感觉自己的购物车都要爆掉了。
在囤货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件产品,有不同的店家以不同的价格在出售。这一问题伴随着电商的发展,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同于以前对这种现象的漠不关心,如今的小阳老师,可是非常看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哒(认真脸)。
所以,今天,11.11前夕,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电商行业的知识产权和传统行业的有一定的区别,但也大同小异,包含了版权、专利、商标、域名等。在发生侵权时,一般的表现形式有网络服务商侵权、链接侵权、域名抢注等。
电商行业的侵权现象一直存在,相对应的维权也一直在进行。但以往的事实却是“民不举,官不究”,“时间长、举证难、成本高、赔偿低”的状况也一直得不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权,阻碍了维权。
从事电商的卖家一般都会依托于平台,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淘宝、天猫、京东。在发生侵权或者进行维权时,平台也有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
明文规定:电商平台有承担通知删除、管理的义务,设置假冒侵权产品的告知义务。如果不告知,发生侵权案件,电商网络平台须承担连带责任。
当卖家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时,一般采取的防御措施就是主动举报和投诉。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资料和证据的收集整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信息,才能在之后的受理和申诉中掌握主动权,最终成功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和主动投诉相反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商家接到其他商家的投诉通知时,进行的反通知。在这个过程中,被投诉方有机会提出抗辩,通过“反通知”将被删除商品重新上架;如果双方仍然存在争议,权利人可以通过诉前禁令、直接起诉、请求行政机关处理等程序另行解决。和主动投诉一样,申诉资料的整理至关重要。
在理解已上理论的基础上,又该如何提高电商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呢?
从宏观方面说,我们积极呼吁电子商务法和各个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充分研究和注意专业规律,从立法层面进一步予以改进。同时,从企业的微观角度,针对一个个具体“点”上的问题,企业则应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法律和管理手段。我就曾遇到过有企业长期抱怨的问题,经过我们的专业努力很快得到了圆满解决,这说明愤怒和不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了解与沟通。
知识产权和互联网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果企业对此不够了解,应寻求精于此道的律师帮助。
作者:裕阳知识产权
更多关于知识产权的小知识知识可关注裕阳知识产权的微信公众号!